张红凤教授应邀参加第三届数字公共治理论坛并做论坛发言

发布时间:2025/11/13 09:29撰稿:浏览

(通讯员:程燕群、王楠)11月7日至8日,第三届数字公共治理论坛“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治理范式变革”在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隆重举行。本次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主办,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、浙江省计算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中心、全省共同富裕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、浙江工商大学共同富裕可视化与政策仿真实验室联合承办。来自全国50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钱塘江畔,聚焦数字公共治理前沿议题展开深度研讨,共谋人工智能时代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路径。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应笑妮主持论坛开幕式,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委员、副校长毛秋红出席会议并致辞。我校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部部长、MPA中心主任张红凤教授应邀参加本次会议并在分论坛上发言。

张红凤教授做了题为“数智化对公共管理及其学科的根本性重塑”的主题发言。她首先分别从经济、社会、学科三个层面分析了数智化的历史方位与战略意蕴,强调了回应“数智化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何为”这一时代之问的重要性。其次,深入分析了数智化对公共管理的冲击与重塑,主要包括数智化驱动公共管理决策科学化、创新公共管理服务模式、带来协同治理与敏捷治理新模式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方法论革新等机遇,以及数智化带来网络安全和隐私泄露隐患、引发多重价值悖论、驱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升级、引发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论的“范式危机”等挑战。最后,有针对性地提出了“数智+”公共管理学科的构建,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挖掘中国数智化治理的独特经验与智慧,融合国际先进成果,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、中国气派的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;并根据公共管理学科构建“技术+管理+伦理”的交叉融合教育新范式,对课程体系、教学形态、教学方法进行革新等对策建议,为数智化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
本次论坛不仅是一场学术思想的盛宴,更是讲好“中国数字公共治理故事”的重要平台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人工智能正推动公共治理从“经验决策”走向“科学决策”,从“被动响应”转向“主动预判”,亟需构建技术支撑与治理目标有机融合的新范式,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审核人:张红凤)